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老外对中国式App设计趋势的分析:中国移动应用设计趋势解读

老外对中国式App设计趋势的分析:中国移动应用设计趋势解读

作者头像
用户1410343
发布于 2018-03-27 04:04:30
发布于 2018-03-27 04:04:30
1.9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about云about云

导读: 作为一个开发者,如果你还不关注移动云开发,那么你很快就被淘汰了。下面来看看老外对中国移动的分析

今年夏天,我收拾好所有行李,从旧金山搬到了广州工作。记不清是因为怎样的机缘巧合,我成为了微信(一款红遍中国的通讯应用)的产品经理。

搬到一个新国家意味着要学习如何做很多不同的事情:讲一门语言、饮食、购物、出行。几个月后,我惊讶地发现我已经开始习惯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我的数字生活中。我将我所有的应用替换成本土应用,一方面原因是出自我对科技产业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则是我能一定程度上“入乡随俗”。从那时起,我也同样开始适应这里的生活。

有一天,为了好玩,我开始在我的笔记本创建了个列表记录这里的应用和那些我在美国已用惯的应用之间的不同之处。当我完成时,我惊讶地发现那个列表已经长到可以写一篇博文了。

目录

  • 1.输入很困难
  • 2.小红点
  • 3.小而美、门户、平台
  • 4.登录页面
  • 5.通用的聊天页面
  • 6.买东西
  • 7.定位、定位、定位
  • 8.一切皆可下载
  • 9.关于朋友圈
  • 10.杂记
    • -超爱使用ASSISTIVE TOUCH
    • -夸张的卡通形象
    • -污染状况插件
    • -闪屏广告
    • -换肤
    • Android ROMs
  • 11.附注

1.输入很困难

拼音模糊匹配

这里的人们使用各种方式输入汉字:拼音、手写、部首和九宫格。偏好哪种方式似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龄和地域,然而最受欢迎的还是拼音输入法。

但是在这里网站或App并不需要以上的输入方式,他们更乐于使用拉丁字母作为搜索内容,并且也能得到中文结果——独立于操作系统之外。有的搜索功能甚至还使用了智能纠错和模糊音。当你习惯了这些,就会感觉没有这些功能的操作系统或App很难用。

当然,当这些应用都不遗余力去处理各种中文输入时,他们也就无暇做好英文输入的模糊匹配了。(比如:stemming算法,soundex算法,优雅地处理变音符号,标点符号和大写符号)

语音信息、语音搜索、语音助手

可以直接语音说话时,打字快有什么用?

在中国,语音信息在通讯软件(特别是微信)中超流行。因为它省去了打字的麻烦,也不用学习各种复杂的输入方式,这对于老一辈不懂电脑的人非常方便好用。

不过就个人而言,我总觉得收到语音信息有些不方便。因为我必须停掉手头上的事情来听,而不是瞥一眼就行。还有就是回复语音也挺别扭,尤其是在公众场合(担心被认为是“手机狂魔”)。

但这里的人并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你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在公共场所发送语音信息。典型的姿势就是用拇指按住“录音”按钮,同时小角度倾斜手机对准嘴巴说话。

语音搜索同样也被广泛的跨应用支持。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百度的Andrew Ng指出他们的搜索有10%是来自语音的。

二维码遍地开花

我出国前曾在旧金山做过用户调研,通过采访来收集美国用户的习惯和喜好。在每一次访谈中,我都会展示出一个二维码然后问他们这是什么。“是不是你将它拍下来,然后它就可以引导你到一个神秘的网站?”一个女大学生略带嘲讽的说。有些人说他们用系统相机应用拍完之后没有什么反应,之后就没有再尝试了。“我觉得这些是优惠券之类的东西”,有些人如此推测着,他们还担心这可能会对手机造成什么影响。我把这些反馈展示给我的同事来强调二维码在美国并没得到广泛的应用。

而中国人,或许你已经猜到,他们对于二维码并不陌生。二维码被印在大多数的广告、宣传册、餐厅菜单、名片、优惠券,甚至在火车座位后背和休息室门后。

大部分应用都内置了二维码扫描功能。你发现的二维码有时只在特定的应用里才有意义,所以通常会出现一行字写着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或其他应用的二维码。它们包含的链接如果使用外部扫描器扫描的话并不总能深层链接到对应的应用。

通常使用的术语是“扫一扫”,“扫一下”(就像用扫帚)。我更喜欢用“扫描”这个动词,这会让人联想起三录仪(译者注:“三录仪”是一种手持式的多用途仪器,是星际旅行里经常要用到的一种必备仪器)和医疗设备。

正如我稍后将描述的一样,这些代码被用来网站营销、添加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到通讯录、付款和登录网站。

2.小红点

中国的App大量使用一种叫做“小红点”的UI元素。这不可能出现在IOS的原生UI控件中,我也想不起来有哪款美国应用使用过。

这些其实就是你们(译者注:作者的美国老乡)习以为常的标准化“红点标记”,但没有数字。在App的层级菜单、级联以及底部标签栏图标末端,它们无处不在。如果一款应用过了段时间没有使用,再次打开时闪现的“小红点”就会亮瞎你的眼。

“小红点”提示:

A.标记的地方已有加载好的新内容。这表明新的内容无需用户操作,或者确切的数字并不重要。通常用于社交媒体动态,或者电影、音乐和电商应用的信息流更新中。

B.新功能可供使用。当你发现这个时,通常还有一个红色的“NEW”/”新”在旁边。

C.用户屏蔽或者收起的部分应用通知。例如,用户可以在微信里将一个对话设为静音,当这个对话有新信息来的时候将会将有具体数字的标记替换为小红点。

一款App会同时使用带数字和不带数字的红点标记。如果一个UI元素有两个子类展示样式,带数字的那个应该优先显示。

我觉得很有必要想出一个考虑周到的引导方式,将用户引导到更深的层级中。它还加深了很多应用的上瘾度,比如有这么多的数字标记涌入你眼前等待你去消除。

一个有趣的事实:在QQ里面,你能推拽任意一个数字标记(不是不明确标记),然后它就会像烟雾一样消失。(译者注:参见QQ手机版 5.0“一键下班”设计小结)

3.封闭系统、门户、平台

Richard Gabriel的经典论文《“越差的越好”的崛起》(The Rise Of “Worse is Better”),第一次将软件设计中两种对立观点进行对比:

贝尔实验室开发的UNIX和C就是“越差的越好”的例证。它倾向于小的,有些粗糙,可交互工具的集合。而“做正确的事”/“越好的才会越好”(“the right thing”/“better is better”)的例证则是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Common Lisp, Scheme和Emacs。这种方法倾向于用更大、更全面、更整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美国热门应用倾向于更注重简约的任务驱动型,在向“越差的越好”致敬。而中国的应用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每个应用都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表面上并不相关的功能(有的能巧妙地结合起来,有的只是随意粗暴地捆绑在一起),以此来吸引用户眼球和渗入用户的日常习惯。

脑海里浮现的一些例子:

微信之于WhatsApp,就像Emacs之于VIM(Linux文本编辑器)。除了短信,它还有视频通话、新闻、支付、收藏夹、游戏中心、附近的人、听歌识曲和收发邮件。它的公众帐号平台(后文会提到)竟能允许硬设备与服务进行通信,而无需独立开发App。

百度地图含有天气、查找好友、旅游指南和一个完整的“钱包”模式。腾讯地图让你发送音频明信片。两者都有二维码扫描功能,毋庸置疑,必须有本地化团购导航。

新浪微博,中国版的Twitter,则做得更多。它的“发布”按钮允许用户发布多达10种类型的内容,从“长微博”到“餐馆点评”通通都有。当然,它也有一个跟“钱包”相关的功能。

在美国像雅虎一样包罗万象的“门户网站”主页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消声灭迹,但在这里这样的网站却很长寿,如新浪、网易、hao123和腾讯新闻。尽管“普通”的App已经具备了类似门户网站的功能,但门户网站本尊的App看起来也挺吃香。

“发现”成为新的汉堡包菜单

(译者注:汉堡包菜单即我们常说的“三道杠”,因为长得像汉堡包得名。见下图:)

美国的App标准化了几种方式来组织他们未归类的项目(如设置和帮助)。它们往往在最右边(三个点的省略号图标)的“更多”选项卡或者在汉堡包菜单里,在Facebook的案例中, 则出现在一个汉堡包图标表示的“更多”选项卡中。

中国的App有时也这样使用“更多”。但更多的时候往往不是这样,他们是在底部第二或第三的标签,上面写着“发现”。“发现”提供了不一样的乐趣,虽然不那么重要却增强了应用的核心功能。“发现”的图标通常是罗盘。

非常多的应用商店

许多App都内置应用推荐页(特别是游戏),软件下载有时是链接到App Store,有的则是绕过App Store通过OTA安装。纯粹的第三方应用商店也会通过类似的方法提供一些热门的App下载。

对于Android平台,有超过10个的大型应用商店,开发者需要单独发布和更新。即使IOS平台,依然有多种的软件商店-我看到一个叫“苹果助手”的广告,它就需要安装自定义配置配置文件来使用。Cydia依然很流行,而越狱iPhone也比比皆是。

4.登录页面

手机号码和验证码

美国的网站和应用通常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登录:

1)传统的电子邮件和密码;

2)通过Facebook或Google认证登录。

这些天我们还证实了社交应用像Facebook也采用了手机号码加验证码的注册激活方式。您输入您的手机号码,通过短信收到一个确认码。

但在中国,几乎所有的App都提供手机号码注册/登录功能(除非选择性不使用)。这同样适用于网站,甚至那些没有App的网站。

二维码登录

许多网站还允许用户通过App内设的工具扫描二维码登录。一经扫描,对应账户成功登录,二维码过期。

当你不希望用户用实体键盘输入自己的密码时,这是理想的解决方案。有人告诉我说过去在中国,有很多人因为在网吧使用实体键盘录入密码而被盗号。

第三方登录

许多应用还提供通过微信,QQ,新浪微博,或人人网第三方认证登录。在手机上,它会切换到相应的应用程序。在网站上,你可以选择传统的登录方式或用第三方服务的移动应用扫描二维码来登录(译者注:在我国网站端的第三方登录也做得很顺溜)。

更安全的措施

银行网站(以及支付宝)需要一个特殊的浏览器插件实现自己的密码字段。我的银行甚至给了我包含某种加密密钥的USB闪存盘。我不知道该怎么做,除了把它藏起来(免得弄丢啦)。

通常情况下,用户登录需要填写验证码,而美国的网站或者App只需要注册的时候使用。

5.通用的聊天界面

公众号

Wechat开始将“公众号”的概念推广至品牌和公众人物身上。他们有点像IRC和AIM曾经的智能机器人——SmarterChild为银行、电话公司、博客、医院、商场和政府机关服务。许多的机构慢慢开始利用公众号来替代本地化App或网站来为用户服务。

[译者注:SmarterChild是在AOL Instant Messenger和Windows Live Messenger(以前MSN信使)基于网络提供的一个聊天机器人。]

你可以发送任何类型的信息(文字、图片、语音等等),他们会以自动回应的方式或传送到客服人员的面前执行人工操作,之后反馈给你。这种方式会让你觉得就像与朋友聊天一样处理事情,唯一的不同点:你这位朋友,它的底部拥有可操作的快捷菜单栏(尽管他可以进行切换,显示普通的文本)。

除此之外,任何一个特殊功能,你都可以在正常的聊天中使用到。你发出的语音信息甚至可以通过第三方服务器将语音信息(前文提到过)转换成文字。

公众号也可以推送新闻给他们的用户。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运作方式,让用户们在移动设备的屏幕上就像是在使用RSS阅读器一样。

这一模式的成功导致许多应用程序都开始模仿聊天窗口式的用户界面,新浪微博自然地应用到了它自己的公众号当中,自然QQ也这么做了(而在许多其他应用程序内,可以在“客户支持中心“中找到。)。Grata是一家可以为客户提供设计公众号服务的公司,它可以帮客户将服务植入进任何的App中。

应用制造商们不仅仅“借鉴”了一个常规聊天界面的设计思路,实际上他们复制了整套UI,甚至是底部三个按键的菜单布局以及推送给订阅者的富媒体内容的呈现方式。

动态表情和符号

在Emojis大规模普及之前,笑脸表情在大多数西方的应用程序中是直接使用传统的文本来进行拼合而成【 译者注:常见的文字表情 :) 】,能使用的大概有15个左右。

但是在这里,QQ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表情符号,80个生动的表情非常富有表现力,甚至比emojis更加有趣。表情的范围除了涵盖了基本的情绪外还有一些特殊表情,比如

让你在每一个情境下都能找到合适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任何App只要提供了聊天功能就不得不借鉴QQ,事实上QQ的表情也已经被Wechat和其他应用”借“用过许多次。

同样包括大表情和动画表情也是必须的。虽然,出乎我意料的是在美国似乎人们对它的热情远远不如亚洲人。

6.买东西

由于与中国国内银行合作的复杂性导致在线支付在中国的起步并不容易,在这里并不是简单地填写完信用卡号码就好了,会要求用户在有30多家银行的列表中选择,之后绑定自己的账户。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特点,网站想要支持所有的银行就变得很复杂了。所以很快财付通和支付宝之类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很快就被网站广泛接受采用。

单点登录移动支付

现在许多的手机应用程序可以与你的银行账户和其他应用进行绑定,来免去使用多个应用时繁琐的操作过程。

我在美国有这样的一次体会,也是我唯一一次使用Venmo预定支付酒店。当时我被困在机场,Venmo内有这么一个选项可以让我直接完成预定,而不是再通过其他应用程序进行预订,重新输入我的信用卡信息。

但是在这里,这个功能自然不用多说。关键的区别在于用户不必下载单独下载一些奇怪的钱包/支付类应用程序来内置到他们已有的应用程序中完成支付。(译者注:按一下就购了!)

每个应用程序内都喜欢有一个钱包

围绕支付这项功能的界面通常被称为”钱包“,此外界面中还有其他功能:

1、当你在其他应用内消费时自然而然就会去想到”钱包“(如需要消费程序内购时)

2、在现实生活中消费,通过扫描二维码来完成支付。同样,你也可以在手机上生成一个二维码来让他人扫描完成支付(这种方式挺方便的)。

3、给朋友发红包(红包,在中国传统中用于赠送礼金)

4、为服务买单。比如大多数应用程序会提供购买机票、彩票、电影票,类似Uber的出租车服务(比如嘀嘀打车)。还可以为手机充值和支付你的水电费。腾讯的应用还能够在京东(腾讯电子商务合作伙伴)上购买Q币进行消费。

大多数应用程序在设计钱包时都会采取类似的三栏式网格布局和五颜六色的图标来对功能进行集合。即使我的银行类App也是类似的界面,让界面保持平衡。

兄弟别怕!我有一个盾!

任何接触到钱的应用程序都要让用户相信自己交易的安全性,他们往往都有一个”安全中心“的页面,它的图标采用了一个巨大的盾牌图标。当然,美国的电子商务网站也做了同样的事情,直到2000年初(还记得”Hacker Safe“吗?),到了今天,这样的承诺似乎有点让人无法安心。

也有一些受欢迎的应用程序以某种方式提高你手机的运行速度和释放内存,让他更安全,他们让人想起了Windows XP中那些恶意软件。当然,这类应用程序在手机上基本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但是正如你所看到的,这是真正的交易————因为他有块巨大的盾牌。

7.定位,定位,定位

应用程序从来都不羞于询问你是否允许定位你当前的位置,他们常常通过各种方式来让你使用它,无论是界面中出现的会自动填充“选择你的城市”下拉菜单中还是天气功能。

许多应用也会将你与附近的陌生人联系起来,其实这并没有那么可怕。许多应用会将你附近的陌生人显示出来,这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在美国有Highlight和Skout这类应用,但他们从未成功地像在这里一样成为主流受到广泛接受。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文化或者人口密度以及都市化程度造成的,但是它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可以广泛的推行。

定位有专攻

陌陌,这个程序很明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这一需求,每个月有超过6000万的活跃用户,并且现在它已经提交了上市申请。它可以满足你寻找附近的陌生人通过聊天、互动来认识对方。类似的应有还有微聚、比邻等等。

内置日常应用功能

除了那些流行的独立应用程序,更加吸引人的是每个常用的软件中还内置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功能。

Wechat和QQ,作为最受欢迎的即时通讯工具,其中”附近的人“功能通过一个简单的列表向你展示附近的人,也经常让你看到他们上传的新照片。

微博与Twitter不大一样,它允许用户查看附近的人发送的微博以及热门的用户和用户群。而各大音乐、电影和电视应用甚至会告诉你附近的人正在听什么和看什么。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百度地图的“热门地点”功能,服务器通过收集所有用户的数据来反馈当前各区域的人口密度。

我想,如果美国那些流行的应用程序添加上这些功能-即使已经是经过千百次推敲打磨之后再加入。那么也会马上成为晚间新闻的头条和在博客圈上被一些组织和其他用户谩骂。

8.一切皆可下载

每一个应用程序都允许你下载内容之后离线使用。包括音乐程序(QQ音乐、多米音乐、百度音乐等)和视频应用(爱奇艺、PPTV、腾讯视频、百度视频等)。你可以在地铁上看到许多人利用上下班的时间用自己的手机在追剧或看节目,这是我在美国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可能是因为在这里用户们下载节目的能力吧。

专业的新闻类App,你可以下载数以百计的新闻内容后再阅读。同样,地图类App也提供了离线地图包允许你离线使用。甚至翻译类App像百度翻译和有道词典也开始提供离线数据包(但很粗糙)让用户离线也可以翻译文字内容。

许多应用程序会大量宣传自己可以离线使用。当你下载电影或歌曲时,通常会为你提供内容质量的选择,并告诉你将会使用多少的存储空间,数据单位会精确到KB,假设在美国会直接显示进度条甚至完全忽略它。很多时候应用程序还会为你提供设备存储空间的总使用情况。

9.关于朋友圈

有必要从几个方面来着重分析微信的“朋友圈”功能。

乍一看,感觉就像是谁匆匆山寨了facebook的新动态,又糊上了Picassa的图标。但使用之后,我才惊奇地发现其独创性和颠覆性。实际上,它和Facebook的新动态不同。

没有筛选- 每个朋友的每条帖子都会出现,没有过滤和重排,如果你讨厌谁,你可以屏蔽他,没有折中选项。

更加亲密- 当你在别人的帖子下面点赞或评论时,只有发布者和你们共同的朋友可以看到——而不是各自的所有朋友,像Facebook那样。这意味着只有发布者本人才知道总共有多少人点了赞或发表了评论。这就减少了用户参与互动的顾虑。

没有企业/新闻- 当你关注一个企业或新闻网站的官方账号时,他们的帖子将会在一个单独的地方出现,而不是混在你的所有消息中。虽然一个人可以重复转发公众号的内容到朋友圈,但也是需要耗费一些功夫的。

没有自动发送- 第三方软件可以推送消息到朋友圈,但每一次操作都需要人为点击分享,选择转发微信,手工确认发送。

没有游戏- 腾讯通过Zynga那种社交游戏不知赚了几大车银子。然而,他们很聪明地把这些游戏放进了微信的“游戏中心”里,从而避免了喧宾夺主。

没有滤镜- 虽然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可以有很多种,但设计理念是以照片为主。朋友圈没有提供Instagram里的那种滤镜,目的是为了让消息的发布更加快速、即兴、原汁原味。

有了这些设计决策,以及它与QQ的无缝连接,人们很快迷上了刷朋友圈。从发消息转到朋友圈,再到评论和互动,再回到发消息,成为人们每天重复无数次,早已驾轻就熟的动作。

10.杂记

超爱使用ASSISTIVE TOUCH(译者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小圆点”)

我见过大概有一半的iphone用户都开启了ASSISTIVE TOUCH功能。这是一个一直悬浮在屏幕上方的按钮。这种按钮虽然有点烦人,但它模仿了硬件“Home”键,还提供了多指操作手势,方便了那些由于肢体损伤而无法正常使用触屏的人。

没有人能准确告诉我,为什么一个双手完好运动神经健全的人要开启这样一个奇怪的设置。有人说是为了保护手机实体键不被用坏,也有人说只是为了无聊的时候有东西摆弄。

夸张的卡通形象

我见到过很多夸张的卡通形象,经常在加载和出错时出现。

污染状况插件

一些应用附带了本地污染状况的查询功能。

广告闪屏

有不少引用在每次启动时都打开一个全屏的广告。无需等候加载,他们通常都在后台预加载好了,或者甚至是嵌入应用的。有的广告是有关应用中的付费内容或商品的,也有的是关于一些特殊活动或促销。但也有很多与应用毫不相干,就如同你在广告牌或地铁里看到的那些广告一样。

换肤

好多应用都推出了多款主题/皮肤,换肤功能在中国甚为流行。而在美国我几乎想不到有那款IOS应用有这功能的。

安卓ROMs

在一个Google被禁用的地方,人们只能从Nexus设备中获得“被净化”的、从而也是打折的Google体验,而原生操作系统的占有率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惨不忍睹。为了填补这片空白,一些安卓系统的替代品出现了,包括小米的米ui,阿里巴巴的Yun OS,和锤子。

它们都是精心设计的,包含了独特的设计理念,但我还没来得及用我的安卓设备一一测评(也许这就是我下一篇帖子的主题)。我真心推荐观看锤子的发布会(英文字幕版),哪怕就当娱乐一下也行。

鸣谢

感谢Ray, Andrew, Alex from AppSocial.ly, Zach Xiong, 和Andrew Badr为此文的修订工作所做的努力。

11.附注

1.在看到Facebook也做上了二维码(就在原来的查看照片/截图功能那里)之后,我怀疑他们访谈了问卷调查的同一批人。当然了,他们也可能有过这样的讨论:“如果手机用户在网页上看到一个二维码,他们会想干点啥?”

2.有几个中国朋友提出,二维码起初在中国也是个笑话,一直到2011年前后。他们把这一概念的落地开花归功于微信的出现。

3.Twitter客户端是个值得注意的例外。它仅在第一个选项卡上使用了一个晦涩难懂的图形来代表订阅源,显得相当拘束。

4.很多官方账号都受到限制,仅能显示这种类型的通知。

5.QQ邮箱用户可以在微信中直接浏览邮箱。

6.Facebook和Path有表情,亚洲的应用如微信和LINE也有表情,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的表情可以由用户生成。第三方应用(在LINE中是官方账号)可以生成表情,然后被转发。我在微信上看到很多这种表情在实质上与Reddit的热门动图版块相类似。

7.随着大量账号被用来推销商品(往往是一些奇怪的化妆品或维生素),微信也开始有点垃圾消息的问题。但有时这种消息又真能满足某些人的需要。那些不会单独安装一款购物软件的老百姓确实会时不时查看“附近的人”,特别是当他们闲得无聊的时候。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4-12-2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about云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QQ黄脸 | 社会人迷惑行为大赏 [内含福利]
都听说了吗? QQ黄脸小表情上!新!啦! 据说,当代社会年轻人扑朔迷离的 社会生存技能 和 内心真实os 都在这波QQ黄脸表情里了 除了这9小只 还有同系列的16颗大表情同期上架 包你嗨聊不停! 话不多说,快来康康! r e s p e c t 瑞  思  拜 一位张口就是“收到”、“好的”、“OK”、“领导辛苦了”的说唱(dǎ)歌(gōng)手(rén)。Salute!! dà  yīn  yáng  shī 大  阴  阳  师 将阴阳怪气术修炼到上乘境界的人。(不会吧不会吧!都02
腾讯ISUX
2020/12/14
1.1K0
警惕:千万别点!这些红包是假的
春节,又是“考验手速”的时候。 作为近年春节的“固定搭配”,“抢红包”为大家带来了“新年味”与许多快乐。 但是,有些不法分子却从中捣乱,制造了一些假红包企图骗取钱财。 如何辨别“假红包”?我们总结了六种“假红包”类型,与大家一起“打假”。 1 输密码红包 骗子套路:有些心怀叵测的“塑料”微信好友发来一个红包,点开时却提醒需要输入密码。 事实上,领取微信红包并不需要输入密码。遇到此类红包,请及时退出,免得造成金钱损失。 2 需填写个人信息的红包 骗子套路:这类红包在领取时,需要你输入手机号、姓名、银行卡
腾讯大讲堂
2019/05/16
8730
警惕:千万别点!这些红包是假的
微信文件微起底
微信大家都在用,但微信的本地文件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信息呢?我们怎么可以把长得都一样的微信,变的跟别人的不一样,来个专业定制 100 年呢?这个是一个让大家的微信也从开始变得邪魅狷狂霸酷拽的帖子~~ 微信名的 hash 值 苹果手机连用 itools 打开微信的文件夹, Documents 目录下面是不是一堆文件夹? 之类的看起来像天书一样的文字。 其实那是你登陆过的微信号的 32 位 hash 值。 比如,我用 yunwuxin1998 这个号登陆,然后查看 Documents 里面的最新目录,有 fe
腾讯Bugly
2018/03/23
1.3K0
微信文件微起底
99%的人都不知道微信这11个小技巧,每个都让人眼前一亮!第8个太赞了!
也不知道是微信bug还是有意为之,留了一份反悔药:一方删除,对方是不会收到提醒的,除非他不凑巧的给你发了消息。
Python数据科学
2019/12/03
1.4K0
微信个人号机器人接口「建议收藏」
前段时间公司需求开发一套自定义的微信机器人,需求是可以自批量添加好友,自动聊天,自动回复,发朋友圈,转发语音,以及定时群发等,还可以提取聊天内容,进行数据汇总,what ????微信还可以这样做!!调研开发了3个月,3个月啊!!!(主要被各种技术走偏路),终于成功了,都是走过的心酸泪,分享给大家,大家学习完,记得给我点个赞!!!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8/31
1.6K0
微信老外产品经理:《中国移动应用设计趋势》
编者按:本文作者 Dan Grover 是一名产品设计师、工程师和企业家,现在是腾讯微信项目的产品经理。2014年 底,他写过一篇《中国移动应用设计趋势》,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时隔一年多,他根据中国当今的移动 App UI 趋势,加上自己的新想法,总结出这篇新文章,希望能给移动世界带来一些新进步。
GavinZhou
2019/05/26
8390
Vue2 全家桶仿 微信App 项目,支持多人在线聊天和机器人聊天
这个项目是利用工作之余写的一个模仿微信app的单页面应用,整个项目包含27个页面,涉及实时群聊,机器人聊天,同学录,朋友圈等等,后续页面还是开发中。写这个项目主要目的是练习和熟悉vue和vuex的配合使用,利用socket.io实现实时聊天。
IMWeb前端团队
2019/12/06
1.3K0
别人用微信聊天聊出了对象,而你呢?就知道发表情包!
作者:刘凌歌 今天是 3 月 7 日女生节,知晓程序为各位小仙女准备了一篇超实用的「微信撩汉技巧」,让一部分人先撩起来,先撩带动后撩,实现共同会撩,全民脱单。 阅读须知: 1. 本文仅供女生阅读,请男生自觉忽视分割线以下内容,如有好奇,可分享给女性好友帮助理解: 2.「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本文只提供技巧,不提供对象。 ---- 播放音乐,开启少女模式 有句话是「你好可爱」,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一次在火车上,我的邻卧是个帅气的小哥哥,高高瘦瘦的,就一直戴着耳机侧脸看着窗外。 想去搭讪,却苦于没有话
知晓君
2018/07/04
2.4K0
非技术同学该怎么解读小程序官方API
部分非技术的同学,可能对小程序提供的开发能力还是比较陌生,好多产品或者品牌同学会问小程序能做什么样的功能,楼主今天尝试用简单的话来重新阐述一下,希望对非技术的同学有用,小程序总得来说提供了以下组件和A
花叔
2018/04/18
1.1K0
非技术同学该怎么解读小程序官方API
小程序对于微信来说,不只是一个工具
在功能层面,小程序,对微信意味着:工具属性的大大增强。 在“小程序”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特意用一大段话来阐明,微信是个工具,微信一直是个工具,微信的产品思路也一直是做个高效率的工具。张小龙,还解释说,做个工具,不是一个低级的思维。 微信,不是一个生活方式吗?为什么张小龙要强调,微信是个工具?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听听乔布斯是怎么回答:计算机是什么? “大脑的自行车,人类如果没有自行车就会成为相对低效的生物。换句话说,我们(苹果)是工具制造商,所以我们制造的自行车(电脑)将可以让我们变得像秃鹰一样高效。”这是
BestSDK
2018/02/28
7840
小程序版 QQ 推出 / 微信新增「语音加速功能」与「夜间模式」| 晓技巧
作者:刘凌歌 众所周知,微信团队十分严谨,并且追求完美,「认定的事情就要做到最好,好到一次完工之后都基本不会变动。」 一名微信员工在虎扑上发帖提到:朋友圈的 UI 和交互,在最初诞生的前几个月有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版本,但是真正成型之后,最近 5 年几乎没有任何变动。而互联网的 5 年可以说是沧海桑田了,这真的很了不起。 那么对于如今「近乎完美」的微信,你希望还能增加什么功能呢?知晓君这里举出了一些例子,欢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说说你的想法。 今年二月初,网传微信在内测「语音进度条」功能。从大家的反馈来看,对于几
知晓君
2018/07/03
2.3K0
什么样的小程序,才是好的小程序?
文 | 老蔡瞎编 2016 年的互联网媒体们可能不太容易,大行业不景气、风投退缩、巨头抱团、新概念泡沫,没什么话题好挖掘。 2016 年 9 月,微信宣布小程序的概念,开始内测,媒体们仿佛鲨鱼闻到血,东西还没看见就炸开了锅,漫天都是评论:「微信要成操作系统了」、「没必要再开发 app 了」、「HTML5 要一统天下了」…… 技术圈子也被点炸,这两年 iOS 和 Android 系统趋于稳定,大家终于踩完了坑开始琢磨造点新轮子,突然发现又要被前端抢饭碗,这怎么坐得住? 我对此也挺感兴趣,之前一直想业余做个计算
知晓君
2018/06/28
1.6K0
Make WeChat Great Again
导语: 关闭朋友圈有一年多了,突然有一天微信的策略变了,在关闭朋友圈的同时也不让别人查看自己的朋友圈了。有妹子表示看不到我朋友圈很不爽,于是我决定对微信进行一番改造!初步实现效果: 1. 关闭『发现』
MelonTeam
2018/01/04
2.6K1
Make WeChat Great Again
【愚公系列】2022年02月 微信小程序-场景值
场景值就是进入该小程序的来源,就是用户是通过什么途径点进的小程序。通过app中的onLaunch或onShow方法中可以获取到场景值。
愚公搬代码
2022/02/26
1.2K0
有了微信小程序,你会卸载原生 App 吗?
文 | 槽君 微信小程序发布后,网络上对微信小程序的讨论很火爆。 我也第一时间体验了微信小程序。小程序在加载速度、基础交互等方面,确实比单纯的网页体验好很多,也比 app 轻便不少。 首先,小程序里的功能基本上都是服务类的,比如订餐、买车票等。像个人资料的修改、分享朋友圈等,这些接口都没开放。 不过最近不断有新的小程序上线,其他种类小程序也可能会逐渐上线。 其次是小程序没有烦人的广告推送。有了小程序,至少目前,你不用担心会有广告的存在。 小程序的第一印象 小程序支持置顶聊天显示,这是我最先感受到的一个特点。
知晓君
2018/06/28
1.2K0
06-微信小程序-注册程序
每个小程序都需要在 app.js 中调用 App 方法注册小程序实例,绑定生命周期回调函数、错误监听和页面不存在监听函数等。
度假的小鱼
2023/11/24
4670
06-微信小程序-注册程序
2021-2022 设计趋势ISUX报告·社交APP篇
前言 人是群居动物,不论以何种方式,人和人都在社交。随着环境的变化,关系链会进行更新重塑;随着年龄的变化,关系链会从广泛趋向稳定。移动互联网在悄然改变着用户的社交方式和社交需求,本文根据近一两年技术创新和用户代际更迭导致的用户需求差异化,来探索社交的设计趋势,帮助我们应对变幻莫测的互联网。 互联网社交发展方向 先来看看技术发展和现阶段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线上社交有什么影响。 |技术上: 2G时代的社交实现了跨地域聊天,用户可以在QQ里和天南地北的人聊天,强调在线状态。QQ号是用户社交虚拟身份的id,是
腾讯ISUX
2021/08/19
1.1K0
深度解读!小程序新增能力意味着什么?
昨天,微信小程序迎来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更新:大家期待已久的分享和扫码功能,终于开放了。 知晓程序(微信号 zxcx0101)抢先报道了这次重大更新,并根据已有线索,对小程序的正式发布时间做出推测(点击查
知晓君
2018/06/28
5140
银联云闪付APP6.0使用评测和改进建议
朋友圈被银联云闪付APP6.0版本的发布的新闻刷了一波屏,上述新闻中讲到“这次更新便是重新定义了用户移动支付过程中的体验,这样的变化将大大提升用户对云闪付APP的接受度。”于是,我打开应用市场,又又又又又又一次下载了云闪付APP6.0版(用了6个“又”,毕竟,每一版我都会下载下来体验一下,然后装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打开过,就卸载了)。然后,心情很复杂……
金融民工小曾
2018/09/14
3.2K0
银联云闪付APP6.0使用评测和改进建议
微信隐藏暗码+技巧 骨灰级玩家才知道
1.恢复聊天记录 方法:微信搜索“recover”一微信修复工具故障修复 一 聊天记录 — 确认
叼同学
2021/08/09
2.6K0
微信隐藏暗码+技巧 骨灰级玩家才知道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QQ黄脸 | 社会人迷惑行为大赏 [内含福利]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