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input/TeX/config.js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百度IDL主任林元庆解读: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四大支柱

百度IDL主任林元庆解读: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四大支柱

作者头像
AI科技评论
发布于 2018-03-09 03:34:10
发布于 2018-03-09 03:34:10
1.3K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AI科技评论AI科技评论

近日,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林元庆在百度年终媒体分享会上做了《看懂AI-百度技术开放日》的演讲,从客观层面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四大支柱,为我们呈现了让人工智能更深层,更极致的方法论,下面是演讲精华摘要。

人工智能有三大要素,就是前面我们看到的机器学习算法大数据,大规模计算。但这里我们特别要强调一个要素——大应用。人工智能领域真正要做到极致,很深地去解决一些问题,就需要加上大应用这个要素。

机器学习算法

下面先讲第一个要素,机器学习算法,这里我们重点要讲的是深度学习。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旗下目前正在做的有10个大方向,都跟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相关。

  • Paddle Paddle(深度学习平台。早在2013年就开始研发。)
  • 图像检索
  • 通用图像技术(包括物体检测和图像分割
  • 人脸识别
  • OCR文字识别
  • 视频分析
  • Learning Robot
  • 细粒度图像识别
  • 医学图像分析
  • AR

下面以深度学习做机器翻译为例,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机器翻译的数据,这是英语到法语中的测试结果,在用我们的方法做之前,大家的方法很少能把机器翻译BLEU评测值做到37.7的,我们去年开始用深度学习方法后,第一次用深度学习方法做出了这个专家系统,是目前为止最深的NMT模型。

大规模计算

大数据这里我们要讲的是,大规模计算。

我们正在做的一件事情,是要把我们的计算环境开源,下面是我们已经在部署的一个非常大GPU BOX,现在商用的GPU BOX基本上是4块到8块,但这样的话,机器跟机器之间的并行,不会那么高效,所以我们弄了可容纳多达128块GPU的GPU BOX,现在我们准备开放出来,给工业界,给高校都感受到这个大规模计算的能力。

大数据

我们需要很多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研发轨迹,经过一个比较久的储备后,在经过了前期技术和早期应用之后,它会有一个非常非常快的上升期,然后这个上升期的重要性,大家可以理解成一个正循环——数据,技术,产品,用户,更多数据,更强的技术——有了产品,有了用户去用,就会产生更多的数据,有了更多数据之后,就会有更强的技术,因此人工智能研发轨迹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正循环。

大应用

这里要总结的是,AI要做到极致,必须有大应用。以人脸闸机为例,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的闸机,20台人脸注册终端,实现了乌镇景区年流量近千万游客的多次入园需求,站在追求大应用的维度上,虽然我们不是第一个做人脸闸机的,但我们可以成为这个行业真正的改变者。

总结:

前面我也有说道,人工智能有三大要素,就是前面我们看到的机器学习算法,大数据,大规模计算。但这里我们特别要强调一个要素——大应用。人工智能领域真正要做到极致,很深地去解决一些问题,就需要加上大应用这个要素。

附:在今年 10 月的 IROS 2016 年大会期间,雷锋网采访了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林元庆:就 IROS、开源平台、AI眼下最重要的事情等问题进行访谈,以下是采访全文。

雷锋网:此行来IROS的目的?

IROS是世界上最大的关于Robitics的国际会议之一,大会的Plenary talk是会议众多演讲的重中之重。虽然平时我很少在外面公开做演讲,但这样一个学术性的talk既然主动邀请,就过来了,另外这也是向世界的Robotics研究人员介绍百度人工智能的好机会。

雷锋网:作为一个机器人会议中受邀的AI演讲者,机器人中需要用到AI的地方,可以概括一下?

很多,像我刚刚说的百度大脑里面,有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NLP,推荐/预测,运动/控制,决策/规划,这几个AI大方向都是机器人学的重要基础技术。

雷锋网:CPU+FPGA,CPU+GPU组合更看好哪个?百度不同业务去分配的时候是如何决定用哪个组合的?

这两个技术都在进步,我们没有一个预设的立场,百度这两个方向都在应用。选择上,百度不同业务,训练阶段大部分用的大部分是GPU,testing阶段有用GPU,也有用FPGA的,更成熟的业务可能会选择FPGA,这样优化的空间会更大一些。

(看你刚刚放的PPT划分的百度AI相关业务,这些业务用哪个组合会有明确的选择吗?)

这个很难讲,人工智能不是单个技术,而是包含很多很多的不同技术,以计算机视觉为例,它就有图像分类,物体检测,图像分割等不同技术。GPU和FPGA对不同的任务,可能各有优缺点。

(就是一项业务训练的时候用的GPU,实际应用的时候可能转到FPGA?)

对,是这样。

雷锋网:现在ImageNet比赛结果对工业界的意义在哪里?

这几年ImageNet的竞赛涌现出一些非常有用的算法,比如AlexNet之后的GoogleNet, VGG, ResNet等,对工业界的技术性能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ImageNet一个很大的意义是在于推动算法的革新。这对工业界和学术界,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同时,工业界打造的产品,常常需要go beyond ImageNet。我记得第一年(2010年)ImageNet比赛我们拿了第一名。我是当时项目的负责人。但之后我们发现ImageNet的结果很难直接用在产品上。我们后来开始主攻细粒度图像识别。百度糯米这个月下旬将推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其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就是菜品图像的细粒度识别(识别图片里的菜品是哪个餐馆的哪道菜)。即使是通用的图像分类,百度的图像库有接近1亿张带类别标签的图片,比ImageNet Challenge(150万张图片)的大很多。我们内部的数据要比公开的数据大很多,需要更好地反应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雷锋网:你现在领导的十个业务都跟之前主攻方向之一大规模细粒度图像识别有何关系?

对,有很多关联的。最直接的当然是细粒度图像识别方向。我们希望在百度搭建一个非常强大的细粒度图像识别的研发团队。其它的项目与这也有关联。比如人脸识别就是一个最经典的细粒度图像识别任务。很多技术是相通的。还比如我们的医学图像分析,它的很多做法与细粒度图像识别也有相通之处。

我们现在强调做instance-level的细粒度图像识别。比如,我们身下坐的这把椅子,我们不单单只是识别这是一把椅子,我们还需要识别出这是哪个厂家哪个型号的椅子。还比如前面提到的“哪个餐馆哪道菜”的识别。这些都是非常精细的识别。这些问题当然都很难,需要投入很大的研发力量。但应用前景是非常大的。

雷锋网:跟之前NEC的工作有什么内在联系?

NEC美国实验室在美国是非常优秀的实验室,也在AI上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我也非常幸运地在那里做了7年半的研究,包括最后三年多作为实验室媒体分析部门的负责人。当时的工作与现在的工作一脉相承。

雷锋网:刚在演讲最后,你讲到AI大幕已启,接下来让它走地更远的话,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

最重要的一步是要有用,能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能解决一些很重要的问题。比如自动驾驶,那就是要真正能上路。人脸识别,就是什么情况下人脸识别都能识别得非常精准。

雷锋网:作为过来人分享一下,学生选Robotics专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机器人,包括AI,大家可能会有一些误解,觉得这是单一技术,但其实它涵盖的技术非常复杂,而一个人是很难去解决所有的技术的。像今天第一个talk讲的机器手抓取,从应用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特定的领域,但这个方向做学问的话你都可以做很久。

我个人的倾向是注意不要大而全,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定一些侧重点。我经常会跟我身边的人说,要认准一个方向,做到这个方向的Mr. something,比如Mr. fine-grained image recognition。这样你的事业可能就越走越宽。

雷锋网:作为一个AI参与者,前不久余凯发了一个声明:“一直以来我非常钦佩谷歌的Jeff Dean在MapReduce和谷歌大脑(TensorFlow)等项目上的杰出成就。但是,我必须指出,放任TensorFlow成为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的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对世界是危险的。……” 如何看这个观点?

AI的平台很重要,确实需要多样化的选择,上次我也回了他朋友圈,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团结起来,推动深度学习平台的开放和多样化。百度现在有PaddlePaddle深度学习平台,这个其实是百度花了非常大的资源做的一个平台,现在开源了,希望能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贡献一些我们的力量。

雷锋网:之前PC时代,Windows出现了就有Mac OS,还有Linux; 移动互联网时代,iOS出现了就有Android;从来没有一家独大的时候,会不会AI平台也不用担心?

还是不太一样。很多AI技术有一个正循环效应,越多的人来用,你的系统越好,这样会吸引越多的人来用。你已经快速迭代了甚至已经做到极致了,别人再去重新开始一个,难度是比较高的。

小结:

林元庆在演讲的过程中,以及会后采访的过程中,一直在强调AI大幕“已经启动”这个关键动作,虽然“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最早从1955年8月31日就开始提出,但从当时的诞生,到中间的两起两落,一直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样经历了60年才迎来了第三次复兴的浪潮。

1956年到1974年,全球第一次人工智能浪潮出现。 1974年到1980年。第一次人工智能冬天出现。 80年代出现了人工智能数学模型方面的重大发明,第二次浪潮出现。 1987年到1993年现代PC的出现,让人工智能的寒冬再次降临。

不过这一次,随着硬件,数据,算法三板斧的默契配合和发展,AlphaGo与世界顶级围棋高手李世石的人机世纪对战,人工智能已经从基本的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向着自动驾驶,视频,AR,医疗,金融等各种领域无声地渗透,也引发了全民关注AI复兴的热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果说过去60年是它从孕育到踌躇的“蹒跚”周期,那往后60年,将会是它揭开“无穷大”大幕的周期。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6-12-1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AI科技评论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吴恩达解读百度大脑:人工智能到底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百度世界2016
雷锋网2016年9月1日消息,百度世界2016在京举行。大会上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解读了百度大脑的四大能力和百度深度学习平台,并且宣布这个月会把百度深度学习平台对外开放。 主要演讲内容如下:1)目前人
AI科技评论
2018/03/07
8600
吴恩达解读百度大脑:人工智能到底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百度世界2016
观点 | 港科大张潼教授最新发言:对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些思考
AI 科技评论按,2019 年 4 月 18 日,「新消费新动力——2019 年乐信合作伙伴大会」在深圳举行,国际著名机器学习专家、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张潼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到 AI 发展的关键要素,以及现在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将来需要研究的方向,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将他的发言内容整理如下,有删减。
AI科技评论
2019/05/08
7530
业界 | 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解读《最强大脑》背后的技术
AI科技评论按:近日,《最强大脑》第四季落下帷幕,凭借在人脸识别和图像检索方面的出色表现,百度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荣获“脑王” 称号。4月11日,百度以此为主题在北京举办了“第五届百度技术开放日”的活动。百度研究院院长、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林元庆做了“最强大脑背后的技术”主题演讲,详细解释了小度在“脑王”对决中的台前幕后,涉及图像检索、声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方向。 随后林元庆还介绍了百度将在人工智能方面着重发力的方向及下一步的计划,AI科技评论总结如下: 将图像识别技术做到极致 完善声纹
AI科技评论
2018/03/12
1.1K0
业界 | 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解读《最强大脑》背后的技术
资讯 | 讯飞百度阿里360深度学习大神论道DL与HPC
深度学习三巨头Yann LeCun、Yoshua Bengio和Geoffrey Hinton于2015年5月底发表于《Nature》杂志的综述文章“Deep Learning”表明,深度学习算法已经成为解决各种行业问题、赋予应用智能的关键技术之一,即便从整个自然科学界来看,深度学习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也是影响深远。 当然,Yoshua Bengio也在最近的博文中表示,AI光靠几个媒体明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成千上万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才能达成更大的进步并实现更多的应用。在深度学习领域,我们平日关注的更多是在
用户1737318
2018/06/05
5520
人工智能让人人都有智能伴侣-----吴恩达---百度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吴恩达:谢谢,大家好,人工智能已经在世界有很大的影响力,百度是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的公司之一,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正在做的先进技术,我也希望未来我们能把这些技术开放给我们的合作伙伴。 从李彦宏讲的一席话里我们看到语音识别重要性,百度和北京团队一起正在研究新一代的语音识别技术,让我为大家演示一下。这是一段用户手机的录音,请大家仔细听听,你能听出他在讲什么吗。来。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再听一次他到底在讲什么。有时候由于噪音、口音等等,很难听清楚电话那边的人在说什么,我们把这段语音放给我们
昱良
2018/04/04
9840
为什么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又双叒叕讲人工智能?A!I!A!I!
A!I!A!I!,All IN AI,李彦宏豪赌人工智能。 今天,2016年百度世界大会在“老地方”中国大饭店召开。2006年,百度登陆纳斯达克之后举办了首次百度世界大会,今年刚好是第十届。这个大会
罗超频道
2018/04/27
7900
为什么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又双叒叕讲人工智能?A!I!A!I!
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离职,准备进入AI领域创业 | 热点
林元庆透露,自己选择离职的原因是想做偏向企业方面的AI产品,而百度是一个做偏向消费者产品的企业。 10月26日消息,原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林元庆已经离职,并将在人工智能领域自主创业。2015年11月,林元庆加入百度担任深度学习实验室(IDL)主任,距今离职正好两年。 林元庆,清华大学光学工程硕士,并于2008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期间,主攻机器学习方向。高学历和学术科研成果也使他在百度公司成为学术派的代表。 获得博士学位后,曾任NEC美国实验室媒体分析部门主管,主要从事
镁客网
2018/05/30
2680
哪种芯片架构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开路先锋
【IT168 评论】如果用刀来比喻芯片,通用处理器好比一把瑞士军刀,人工智能时代好比要拿刀来切肉,瑞士军刀可以拿来用,但它并非是为切肉设计的,所以效果并非最好。因此,需要专门打造一把切肉的刀,这把刀既要方便切肉,又要方便剁骨头,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从技术上而言,深度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与传统计算模式不同,它能够从输入的大量数据中自发的总结出规律,从而举一反三,泛化至从未见过的案例中。因此,它不需要人为的提取所需解决问题的特征或者总结规律来进行编程。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实际上是通过大量样本数据训练建立了输
企鹅号小编
2018/01/22
8300
哪种芯片架构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开路先锋
Master 真实身份终于揭晓,随后百度高调展开一场人机大战丨AI科技评论周刊
AI 科技评论按:本周 AI 圈的大新闻不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 Master 终于公布其真实身份,最终果然是人们猜测已久的 AlphaGo。在 Master 公布其身份不久后,江苏卫视马上播出了百度
AI科技评论
2018/03/09
9300
Master 真实身份终于揭晓,随后百度高调展开一场人机大战丨AI科技评论周刊
吴恩达亲自采访百度林元庆和谷歌 Ian Goodfellow,他们对AI入门者有何忠告?
AI 科技评论按:随着吴恩达公开 Deeplearning.ai 系列深度学习课程,他也出人意料地放出了一系列主题为“The Heros in Deep Learning”的采访视频。吴恩达亲自上阵采访了“深度学习教父” Geoffery Hinton、“GANs之父” Ian Goodfellow、“深度学习三驾马车”中另一位 Yoshua Bengio 、UC伯克利教授 Pieter Abbeel 、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 、“深度学习网红”Andrej Karpathy、苹果 Ruslan Sala
AI科技评论
2018/03/13
9150
吴恩达亲自采访百度林元庆和谷歌 Ian Goodfellow,他们对AI入门者有何忠告?
独家 | 王海峰:百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1月28日上午,由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长城工程科技会议”第四次会议工业大数据分会在清华大学信息科技大楼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李冠宇、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辉、百度集团副总裁王海峰、富士康科技集团幕僚长陈辉龍、富士康科技集团资讯长胡智深等出席。会议由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数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工业大数据系统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建民教授主持,主题为“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
数据派THU
2018/03/26
9770
独家 | 王海峰:百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Google的开源人工智能引擎预示着重大硬件变革
2015年11月9日,Google将其人工智能引擎(AI)作为开源项目发布到互联网上,作为最重要的创新项目之一,这显示了计算机软件行业正在发生着的变革。最近,互联网巨头们接二连三地公开自己线上的核心业务软件,这些开源加快了技术发展的进程。随着人工智能引擎TensorFlow的开放,Google能以多种方式为公司外的机器学习研究提供支持,这些研究成果同样也将反馈给Google。 同时Google的人工智能引擎也反映了当今计算机硬件行业的发展趋势。在Google内部,处理诸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语言翻译等任务时
人工智能快报
2018/03/07
9840
如何评价百度刚刚开源的Paddle平台?
百度今天开源了其深度学习平台Paddle,引发了挺多人工智能领域开发者的兴趣,包括一些之前一直在Tensorflow和Caffe上练手的开发者。不过鉴于深度学习的开源平台目前并不多,作为开发者也作为热心吃瓜群众的头等大事,就是想知道——这个平台怎么样?别人怎么看这个平台?以及这个平台跟Tensorflow以及Caffe有何区别? ▎这个平台本身怎么样 Paddle本身在开源前就一直存在,始于2013年的时候,因为百度深度实验室察觉到自己在深度神经网络训练方面,伴随着计算广告、文本、图像、语音等训练数据的快速
AI科技评论
2018/03/07
2.5K0
如何评价百度刚刚开源的Paddle平台?
百度宣布首款L4级无人车量产,并发布全功能云端AI芯片昆仑和百度大脑3.0
百度在公司年度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已开始量产中国第一辆L4全自动巴士Apolong。Apolong是与中国客车制造商金龙合作开发的,由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提供动力,将在北京,深圳,雄安,武汉和福建平潭等城市投入商业运营,并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在会议上,百度还宣布了最新升级到Apollo 3.0以更好地支持区域内的自动驾驶。
AiTechYun
2018/07/27
5840
百度宣布首款L4级无人车量产,并发布全功能云端AI芯片昆仑和百度大脑3.0
本周AI热点回顾:政府数据将开放共享、生命游戏发明者逝世、百度Apollo对外发布“ACE 交通引擎”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有一种比较形象的说法是——数据是新的石油。然而,4 月 9 日,伴随着中央决策层下发的一个重要文件,这个问题有了来自官方的权威答案:它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一样,都是可市场化配置的生产要素。数据,已经成为国家所定义的 "生产要素",这是史无前例的。
用户1386409
2020/04/15
4970
专访吴恩达:加入百度一切比预想的要快
吴恩达,百度的首席科学家和技术名片,这位中文讲得一塌糊涂的美籍华人成为百度世界2014的一个“彩蛋”。吴恩达不算太长的演讲依然挑战了听众的耳朵。这是他第一次公开用中文演讲,集合了英语、普通话和粤语口音
罗超频道
2018/04/25
1.1K0
专访吴恩达:加入百度一切比预想的要快
对话百度IDL负责人林元庆:人脸识别获评十大突破性科技背后百度的布局和野心
AI科技评论按:21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百度以人脸识别技术获得提名。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林元庆会后举行了一场媒体沟通会,详细阐述了百度在人工智能,特别是人脸识别方面的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并透露了百度国家级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部分计划。雷锋网对沟通会内容进行了整理。 百度人脸识别获评MIT科技评论十大突破性科技,林元庆面对媒体的开场演讲: 其实人脸识别在2016年还是非常突破性的,中国有很多公司,包括百度,也花了非常大的研发的力量和市场推广在人脸识别上面。2016年我们看到技术报
AI科技评论
2018/03/12
1.2K0
对话百度IDL负责人林元庆:人脸识别获评十大突破性科技背后百度的布局和野心
清华大学魏少军教授:什么是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芯片?| CCF-GAIR 2018
AI 科技评论按:2018 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CCF-GAIR)在深圳召开,峰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由雷锋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承办,得到了深圳市宝安区政府的大力指导,是国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术界、工业界及投资界三大领域的顶级交流盛会,旨在打造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实力的跨界交流合作平台。
AI科技评论
2018/07/27
7100
清华大学魏少军教授:什么是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芯片?| CCF-GAIR 2018
林元庆破解小度问鼎最强大脑三大原理,后吴恩达时代百度 AI 突围
【新智元导读】《最强大脑》第四季最终回播出,百度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和人类一起问鼎“脑王”。小度在前两个环节(图像检索和人脸识别)表现优异,最后声纹识别项目挑战失败。成败背后的技术要点和难点是什么?本文为你带来最全解读。后附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对挑战赛技术原理、百度为何不做围棋AI、吴恩达走后百度人事架构的回答。 本季脑王共分三个环节,前两个环节人类选手和小度都参与了挑战(小度都成功了,两名人类选手都失败了),第三个环节则是小度和人类选手分别挑战不同的项目(结果小度失败,人类成功)。 最终结果:人类代表队和小
新智元
2018/03/27
1.1K0
林元庆破解小度问鼎最强大脑三大原理,后吴恩达时代百度 AI 突围
【突发】原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离职,投身AI创业大军
【新智元导读】 根据最新消息,原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已经从百度离职。 根据媒体爆料,百度前IDL研究院院长林元庆已经离开百度。新智元联系百度方面, 但截止发稿前还没有回应。 这是继吴恩达之后,百度研究
新智元
2018/03/21
1K0
【突发】原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离职,投身AI创业大军
推荐阅读
吴恩达解读百度大脑:人工智能到底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百度世界2016
8600
观点 | 港科大张潼教授最新发言:对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些思考
7530
业界 | 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解读《最强大脑》背后的技术
1.1K0
资讯 | 讯飞百度阿里360深度学习大神论道DL与HPC
5520
人工智能让人人都有智能伴侣-----吴恩达---百度
9840
为什么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又双叒叕讲人工智能?A!I!A!I!
7900
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离职,准备进入AI领域创业 | 热点
2680
哪种芯片架构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开路先锋
8300
Master 真实身份终于揭晓,随后百度高调展开一场人机大战丨AI科技评论周刊
9300
吴恩达亲自采访百度林元庆和谷歌 Ian Goodfellow,他们对AI入门者有何忠告?
9150
独家 | 王海峰:百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9770
Google的开源人工智能引擎预示着重大硬件变革
9840
如何评价百度刚刚开源的Paddle平台?
2.5K0
百度宣布首款L4级无人车量产,并发布全功能云端AI芯片昆仑和百度大脑3.0
5840
本周AI热点回顾:政府数据将开放共享、生命游戏发明者逝世、百度Apollo对外发布“ACE 交通引擎”
4970
专访吴恩达:加入百度一切比预想的要快
1.1K0
对话百度IDL负责人林元庆:人脸识别获评十大突破性科技背后百度的布局和野心
1.2K0
清华大学魏少军教授:什么是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芯片?| CCF-GAIR 2018
7100
林元庆破解小度问鼎最强大脑三大原理,后吴恩达时代百度 AI 突围
1.1K0
【突发】原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离职,投身AI创业大军
1K0
相关推荐
吴恩达解读百度大脑:人工智能到底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百度世界2016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